西城谕 > 其他类型 > 重生:我的80年代 > 第458章 大队现洋楼

第458章 大队现洋楼(1 / 2)

石头矶镇。

王家门外鞭炮齐鸣,锣鼓喧天——

老王是真请来一支乡村非主流乐团,什么大鼓、铜锣、锁啦、二胡……也不管合不合,凑一块,整首欢快曲子,燥起来完事。

就图一乐。

去年还是一层红砖平房的王家,又在屋顶加盖一层,并且通体抹上水泥,变成全镇最气派的“洋楼”。

楼顶高高竖起一根,象征着十里八乡财富巅峰的鱼骨天线。

屋内家具焕然一新,小王蓦地发现自己的狗窝没有了,问过才知道,给他的房间搬到新加盖的二楼。

二楼不仅有房间,还设计出一个城里家庭才有客厅。电视机、录音机,崭新的红漆木艺沙发和茶几组,柜子上甚至摆着一对泥轰来的音箱。

完全是按照结婚娶亲的节奏打造。

地主家的傻儿子现在是真的啥也不缺,勤等着扯证生娃。

王家今天可热闹,七大姑八大姨来齐,一块帮忙拾掇伙食;门外,小镇居民络绎不绝涌来,都想看看王家从首都领回的金贵儿媳。

大伙脸上充斥着稀奇、艳羡,还有骄傲。

小王大概率也没想到,拿下鲁娜,直接把他弄成全镇英雄。

镇上过去那些外嫁而来的姑娘,娘家最远的也不出本市,且都是一样的大山旮旯,门当户对的那种。

“首都”这两个字,是具有一种神圣意义的!

王家此举,比相到省城的姑娘,还要排面百倍!

况且大家一看……嚯嚯!

这姑娘长得如花似玉,落落大方,硬是要得!

打今儿起,小王无疑要变成全镇后生仔的榜样。不过该说不说,放在这個年代,大概率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。

皇城根子下的鲁家,那也不傻,能相中小王,一来是看他在海淀六尺巷有一整座大宅;二来发现他似乎有取之不尽的财富;三来,明言过,小王往后得在首都安家落户,开枝散叶。

最后这一点,正是小王这次回家,要跟父母协商的大事。

他个人倒倾向于留在首都发展古董事业,但作为独生子,老家的父母肯定不能撂着不管。

而老王的事业又全在这边。

如何两全其美,是一件挺伤脑壳的事。

“你俩别走啊,留在这吃饭!”

“王叔,兰姨,后面有机会,今天算了,没看我姐都归心似箭么。”

一再拒绝王家挽留,李建昆带着二姐抢脚离开。

“清溪甸老李家的俩娃?”

“还能有谁?”

“他们家是真发达了!”

“都沾大学生小儿子的光,老王家这小子也是。”

“要不说这亲朋好友里头,至少要有一个出息人呢,都能带带。”

“我看清溪甸那是块宝地,老李家祖坟埋得好啊,现在发起来的可不止他们一家……”

凑热闹的小镇居民们,瞅着远去的李家姐弟,七嘴八舌议论着。

从小镇入清溪甸的山野土路上,姐弟俩忘了从王家推辆自行车,行李委实太多,走三步歇两步,慢悠悠向大队内挪腾。

好在并不赶时间。

一整年没回,正好四下打量一番,看看家乡变化。

要说咱们中国人对故土,确实有份难以割舍的情怀,无论走万里,行多远,在心底某处,总有老家一席之地。

时间长了,难免念想。

“诶?建昆,那是谁家房子?”

在一片地势稍高处,李云裳忽地发现新奇,抬起葱白般的小手指去。

李建昆循着她手指的方向,眺望过去,同样怔了怔。

只见在清溪甸大队南边,一片破破烂烂的低矮老房中,如鹤立鸡群样,矗立着一栋两层水泥房,圆拱的廊檐,带雁纹的围栏砖,比起王家那栋只好不差。

搁这年头的乡下,妥妥的洋楼。

李建昆检索着周边房舍,对号入座后,判断出那片宅基地的归属,面露诧异。

李大壮家?

李大壮和冯金兰这两口子,自从78年年初,儿子李坚强高考失利,跑得没影后,人生一下失去奔头,几乎摆烂。

除去分田到户,分给他们家的八分水稻田,捯饬点口粮。其他时间关起门来呼呼睡大觉,啥事不干。

好几年年夜饭都没张罗。

建这样一栋两层水泥楼,怎么的不要几千块?

他两口子能拿出?

只有一个解释……

“哟!这不是建昆和云裳嘛!”

黄土路迎面有人走来,一眼认出姐弟俩。忙不迭扔掉扛在肩上的锄头,过来帮忙拎满地的行李。

“德安叔,谢了。”

“嗨,说这话。”

锄头又捡起,当成扁担,前后各串上几只行李包,特省事。

冬日清闲,有活也是置办年货,不赶急。大队一如往年被惊动,人流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。

李建昆左手一条华子,右手一袋大白兔,一路发过去。

喜气洋洋,热热闹闹,在乡亲们的簇拥中,回到大队后山脚下,自家所在。

院外小坪上,人头扎堆,聚成一片。一年未归,家里乍一看

最新小说: 半妆江山半为君 白篱梦 我家恋爱选项不对劲 最穷英超球星,全网求坑钱 绝世唐门之龙熊斗罗 通天法师 二婚嫁给顶级豪门太子爷 仙官有令 开局穿越荒野,我御兽求生 小祖宗退婚后,禁欲大佬急疯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