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城谕 > 都市言情 > 重回1981小山村 > 第645章 647:赶山去咯

第645章 647:赶山去咯(1 / 2)

周怀安和王桢先到了杨家,杨母和杨父见他夹背装的满满当当的,嗔怪的说了他两句,高兴的把东西提堂屋放着了。

杨大哥笑道:“就等你来,我们去河边下地笼,网鱼。”

“放心,早就准备好了!”周怀安笑着把挂在车龙头上的鱼网取了下来,“我们先去把地笼下河里,就去山上掏蜂蜜、捡菌子,找草药。”

杨大哥听后笑道:“还是你说的对,等下午再上山,哪还有菌子捡!”

杨母放好夹背出来,见三人在收拾东西,准备去河边,“你们不吃了晌午饭再去啊?”

周怀安笑道:“没事的妈,我们带上月饼进山,耍到下午两三点钟回来,起了地笼回来吃饭刚合适!”

杨父慈爱的看着两个女婿说道:“让他们去吧,难得聚到一起,王桢又没进山去看过,怀安把枪都带来了,没事的。”

杨母听后只得点头,“好吧,我给他们准备吃的和喝的去。”

杨大嫂听后说道:“妈,你在这陪他们坐一会儿,我去拿水和饼子。”

杨母:“蒸笼里还有发糕,你给他们带一些,把西瓜也给他们带一个。”

杨大哥听后忙道:“妈,我们是进山不是野炊,带上水和吃的就行了。”

“又不是给你吃的!”杨母嗔怪的瞪了他一眼,就朝大门走去,边走边喊,“家婆的小幺幺,来家婆抱抱!”

“你看我妈,有了外孙连女儿都看不到了。”杨冬梅笑着把孩子递给了她,“把你外孙子带好,我们今天和姐姐、姐夫一起进山耍一圈。”

“你们都这么大了,自己不晓得进来啊!”杨母高兴的抱着外孙亲了他脸蛋一下,“家婆的小幺幺,想家婆了没?”

杨春燕笑盈盈的看着他,“小九儿,跟家婆说,还记得的!”

“这么小的小人,哪记得那么多!”杨父笑着走过来,从杨母手里接过孩子,“我带着孩子,你去帮着把吃的拿出来,让他们好好去耍几个小时回来。”

“要得!”杨母去灶房帮着杨大嫂准备吃的去了,两老自从女儿女婿进门,脸上的笑容就没停下来过。

原本不着调的女婿也越来越有本事了,从小就让人省心的小女儿,找的未婚夫还是师傅的孙子,家境好,有本事、学历还高,每次来对他们也很尊敬,最主要的是,对小女儿很好。

周怀安几人坐下换上带来的黄胶鞋,杨大哥掏出一本帐薄还有一本存折,“你看看账,今年的红利都存里面了。”

“看账本眼睛累,我喜欢看钱!”周怀安笑嘻嘻的把他递过来的账本放八仙桌上,翻看存折了看,里面存了将近三万块,转手就递给了杨春燕,“大哥,辛苦了哈!”

杨大哥看后高兴的说:“比起种田,这算啥辛苦!”

周怀安:“对头,种田想攒这么多钱,十年都攒不上。”

王桢笑道:“下半年你们只管放开手去收货,只要和以前的品质一样,不管多少那边都全接。我还向他们申请了一万块的预付款,下个月就能到账了。”

周怀安高兴的点头,“这个你放心,我们不会自己把自己的路给断了。”

杨大哥听后对两人说:“为民兄弟俩一直都想帮我收货,这一季在这帮我干了两月,兄弟俩做事都很稳妥,我打算下半年让他们俩去收块菌。”

周怀安想起杨大哥在收红菇的时候,他两个大舅哥也和周大田他们一样,出去帮着收货。结果送回家的货烂的、捂坏的一大堆,那一次就亏了四百多块。

“大哥,亲戚归亲戚,收之前得把丑话说在前头,不成熟的货品质不好的货,即使送回来我们也不会收。”

杨大哥点头,“这个你放心,吃一堑长一智,这次我学你,先把协议签好,他不做想做的人多的是,我不可能再拿我们的钱去做人情。”

王桢也道:“对!生意归生意,人情归人情,这样大家才能长长久久的相处下去。”

“亲兄弟明算帐,大家心里明明白白的相处起来也舒服。”周怀安说着话头一转,“那边啥时候把拖拉机运过来?”

王桢:“昨下午我打了电话,那边说下月中旬来拉货,就把大拖拉机拉过来。”

杨大哥听后问道:“买的啥牌子的大拖拉机啊,花了多少钱?”

王桢:“东方红的,听说拿的优惠价,一共花五千五。”

杨大哥:“五千五值了,上次我在农机站问了一下,说是要六千多。”

周怀安一脸肉痛的说:“我四成股份,就要出两千多。”

杨大哥笑着拍了他一下,“别叫了,你咋不说你分的红利也多呢!”

“这倒也是哈!”周怀安笑道,“这段时间天天都在拿钱出去,幸好你修房子的时候,多砌了两间烤房,不然又得像我这样进的还没出的多。”

杨大哥:“据说新手第一次进山运道会比较好,咱们今天进去找几窝大货,说不定就把亏空添补起来了。”

周怀安:“两千多的亏空,那得是多大的大货哟?”

杨冬梅和杨春燕背着夹背,提着背篼走了过来,“出发了!”

“好嘞!”周怀安拿起放在墙角的夹背,几人也拿起杨

最新小说: 佛系神医:腹黑世子,甩不掉 绝色女配又被关小黑屋了[快穿] 乡村修真小仙医 从83年开始的娱乐大亨 神奈川的高校生道士 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你好,神秘法医[福尔摩斯] 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 太子太子妃都失忆了 穿到北宋捞苏轼